15000353828

工矿企业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工程案例 > 工矿企业 >

从企业微电网到虚拟电厂:安科瑞EMS3.0如何赋能多能互补新生态

一、政策先行,微电网站上“双碳”风口

近日,常州市微电网示范城市建设启动大会正式召开,会上发布了《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(2025-2027年)》,提出以“绿能微网 零碳未来”为核心目标,打造光储充一体化、零碳园区、智慧微电网等场景示范。这一动作不仅是常州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里程碑,更折射出我国微电网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:

  • 政策驱动:从国家“双碳”目标到地方试点,微电网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载体;
  • 技术创新:光储充融合、车网互动、能碳管理平台等技术加速落地;
  • 产业链协同:政府、企业、金融机构多方合作,构建“源网荷储”一体化生态。

常州模式的成功,预示着微电网将从区域试点走向全国规模化应用,市场潜力巨大。据预测,到2030年,我国微电网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,成为新能源革命的核心战场。


二、微电网3.0时代:智能化与标准化成关键

在常州大会上,“天枢”能碳平台、华东碳计量中心等项目的亮相,凸显了微电网发展对智能化管理标准化体系的迫切需求。当前,微电网已从单一能源供给转向综合能源服务,亟需解决以下痛点:

  • 多能协同难:风光储充等多种能源需高效匹配;
  • 数据孤岛多:设备、用户、电网数据缺乏统一平台整合;
  • 碳管理粗放:碳排放核算与减排路径亟需精准化。

安科瑞EMS3.0微电网平台正是针对这些痛点而生。该平台通过AI算法优化能源调度,实现风光储充一体化控制;依托云端大数据分析,打通设备层到管理层的全链路数据;同时支持碳足迹追踪与绿电交易,助力企业精准降碳。例如,在零碳园区场景中,EMS3.0可实时监测光伏发电、储能充放、负荷需求,动态调节能源分配,提升绿电消纳率超30%。

安科瑞EMS3.0能够将分布式电源、光储充场站、园区微电网等场景聚合接入,通过能量协调控制器ACCU接入光伏、储能、充电桩、变电所、重要负荷等数据,执行防逆流、需量管理、峰谷套利、有序充电等调度策略,实现企业微电网的能源计量、电力监测、数据预警、能量调度和智慧运维。


三、安科瑞EMS3.0:如何助力“常州模式”落地?

常州微电网示范项目中的光储充一体站零碳校园等场景,与安科瑞EMS3.0的应用方向高度契合:

  1. 光储充协同优化
    EMS3.0可对光伏发电、储能电池、充电桩负荷进行毫秒级响应,实现“自发自用、余电上网”的最优策略,降低用电成本20%以上。
  2. 零碳园区智慧管理
    平台支持园区级微电网搭建,通过预测算法匹配供需,结合碳计量模块生成减排报告,助力园区快速达成碳中和目标。
  3. 车网互动(V2G)试点
    EMS3.0接入电动汽车充电桩后,可调度电动汽车作为分布式储能单元,参与电网调峰,提升微电网灵活性和经济性。

此外,安科瑞与国家电投、国网江苏电力等企业的合作经验,为其参与常州项目提供了技术背书。未来,EMS3.0有望成为更多城市微电网建设的“标配工具”。

安科瑞EMS3.0平台功能:

系统总览

  • “源网荷储”等全量运行数据,存储展示、状态检测、运行告警。
  • 直观展示微电网系统电量、碳排、成本、设备运行等各类数据。
  • 实时呈现微电网电力数据流向和设备安全情况。

优化调度

  • 基于能耗最优、成本最低和碳排放最少的经济优化调度;
  • 考虑电网供电力平滑与电压稳定的安全运行调度策略;
  • 需求侧响应电网互动策略。


四、展望:微电网将重塑能源产业格局

常州大会的召开,标志着我国微电网发展进入快车道。随着政策支持加码、技术持续突破、产业链深度融合,微电网将逐步从“示范项目”走向“全域覆盖”,并在以下领域释放价值:

  • 工商业场景:工厂、园区通过微电网实现绿电替代,降低用能成本;
  • 乡村振兴:偏远地区借助离网型微电网解决供电难题;
  • 城市韧性:微电网作为“电力海绵”,增强极端天气下的应急保供能力。

在这一进程中,以安科瑞EMS3.0为代表的智能化平台,将成为打通能源管理“最后一公里”的核心引擎。未来已来,微电网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,更是一场绿色生产力的全面升级。


结语
常州市微电网示范城市建设大会,为中国新能源发展提供了一个鲜活样本。而安科瑞EMS3.0的深度参与,则印证了技术创新在产业变革中的关键作用。在“双碳”目标的引领下,微电网的星辰大海已徐徐展开,唯有拥抱智能化、拥抱合作,方能在这场绿色革命中抢占先机。

作者介绍:

安跃强,男,现任职于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,主要研究方向为为智能电网供配电。电话咨询:15000353828(同微信)邮箱:2881514870@qq.com

电话咨询

15000353828

微信咨询

微信

扫码咨询

QQ 咨询

在线咨询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