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安徽省能源局加速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与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政策,明确要求工商业用户提升自发自用比例,并鼓励参与虚拟电厂聚合交易**。面对电价波动加剧、消纳压力攀升的挑战,安科瑞EMS3.0智慧能源平台以“动态优化+市场穿透”能力,正成为安徽企业能源转型的破局利器。
⚡ 政策倒逼:安徽企业能源管理面临三大重构
1. 收益模式变革
“531”新政终结保底电价,余电上网收益直接挂钩现货市场,电价波动风险陡增;同时强制提升自发自用比例,倒逼企业从“发电优先”转向“消纳为王”。
2. 成本压力攀升
调峰成本向用户侧转移,叠加峰谷电价差扩大,传统依赖市电的模式导致电费支出激增(如某高速服务区年电费超200万元,峰时占比60%+)。
3. 合规性挑战
安徽碳配额收紧与绿电消纳考核趋严,企业需实时追踪碳排放与新能源利用率,粗放管理已难达标。
安科瑞EMS3.0:政策适配的“三阶跃迁”
▶ 动态消纳:破解自发自用硬约束
AI预测+柔性调度:融合气象与负荷数据,动态匹配光伏出力与用电需求,午间富余电能优先充储,夜间储能放电替代高价外购电。河南某服务区案例中,光伏消纳率从30%跃升至85%,年省电费45万元。
防逆流控制:通过ACCU-100装置实现100%零逆流,满足安徽电网并网安全要求。
ACCU-100微电网控制器主要负责工商业光储充新能源电站的数据采集、本地控制策略以及云端数据的交互。支持容量为:储能容量:≤400kW,光伏容量:≤400kWp。
▶ 储能“角色自由”:从成本中心到利润引擎
峰谷套利:捕获安徽分时电价差(如0.72元/kWh),浙江某项目年收益增加42万元;
柔性扩容:变压器超载时储能秒级响应放电,等效扩容21%,规避安徽工业高额容量费;
V2G协同:联动电动汽车双向充电桩,低谷充电、高峰反送电,降低电网压力并获取需求响应补贴。
▶ 虚拟电厂接入:打开安徽电力交易新通道
EMS3.0无缝对接安徽虚拟电厂平台,聚合光伏、储能、充电桩资源参与:
调峰辅助服务:响应电网调度指令,获取激励费用(某化工园区季度收益380万元);
现货市场套利: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电价预测(准确率>91%),自动切换“自发自用”或“余电入市”模式;
碳资产变现:自动生成绿电消纳报告,对接安徽碳交易试点,开辟政策外收益通道。
EMS3.0采用“云-边-端”协同架构,通过边缘计算网关实时采集光伏、储能、充电桩等设备数据,结合AI算法进行动态优化调度。其模块化设计支持多类型传感器接入,覆盖35kV配电至0.4kV用电侧的全场景监控,实现能源流、信息流与价值流的深度融合。
安徽场景实战:从高耗能园区到零碳服务区
工业园区:合肥某材料公司部署EMS3.0后,光伏消纳率提升42%,储能循环效率达92.5%,年电费降本20%,投资回收期缩至3.2年;
高速服务区:皖北某改造项目通过“光储充+有序充电”,峰值负荷降低30%,单日服务车辆从80辆增至120辆,年省电费超百万;
商业综合体:基于分项计量与远程抄表功能,满足安徽转供电收费监管新规,电费纠纷率下降70%。
未来展望:EMS3.0如何赋能安徽能源革命
随着安徽虚拟电厂规模化试点推进,EMS3.0的“多能互补”与“AI进化”潜力将进一步释放:
- 光储充与氢能/余热发电协同,构建零碳微电网(如广东瓦溪服务区实现72小时离网运行);
- 机器学习优化96小时负荷预测精度,动态适配安徽电力市场规则迭代。
政策是桎梏,亦是跳板。安科瑞EMS3.0以“数据驱动+策略库穿透”,将安徽新政的压力转化为企业增效降碳的加速度——从被动承压到主动破局,智慧能源的安徽范式已然启航。
作者介绍:
安跃强,男,现任职于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,主要研究方向为为智能电网供配电。电话咨询:15000353828(同微信)